时间:2023-02-22 01:43:58 | 浏览:683
11月中旬,延迟半年发布的一份每日优鲜财报,让生鲜电商再度被聚焦。一时间,叮咚买菜的收缩、盒马邻里退守上海,都被解读成“寒冬”。
生鲜电商,真的凉了吗?涌金君觉得,还真没有。凉没凉,关键还是要看攻守平衡。经过一番调研摸底,我们的阶段性结论是,生鲜电商平台正各展其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01 实测=温热
生鲜电商凉没凉,财报是最直观的反馈。
叮咚买菜最新财报里说,今年重点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数据化能力,优化了从商品开发到分选中心、前置仓的每一个环节:
公司预计下个季度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基本实现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的盈亏平衡。
盒马则在财报中透露:线上订单收入占比保持在超过65%的高水平;截至2022年9月30日,不包括开业不到12个月的门店,绝大多数盒马门店的现金流为正。
生鲜电商能不能穿越周期,“赚钱能力”是重要考量。和每日优鲜一样采用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目前就很关注单点盈利状况。
“前置仓‘基建’和管理质量很重要。”杭州某叮咚买菜门店的站长告诉涌金君,门店日均单量已从设点之初的500单左右上升至2200单左右,商品种类也有3000多个。
这位站长还带我们去仓里看了看:水产、蔬菜、肉类甚至打包动线都依据“怎么更好找到东西”进行了优化设计。“比如打包,现在两个人干活可能比原先三个人效率还要高。”
另一厢,虽然盒马邻里业态退守回上海大本营,但盒马在杭州却继续在规划布局另一业态——盒马生鲜奥莱。
与盒马门店强调“日日鲜”的调性不同,盒马奥莱直白地打出了“生鲜界的奥特莱斯”的标牌,门店之内的标语也无不在强调一个共同点:性价比。
某天下班后,涌金君前往10月新开业的盒马奥莱桥市大厦店体验。
门口的小哥告诉涌金君,排队最“凶”的时段是早上8点开门前。原理很简单:早上7点多,奥莱门店今天有啥打折特惠产品,会在社群里抢先预告。
这里的东西都是从盒马门店撤下来的,最受老年人欢迎的是肉蛋奶类产品,保质期还有几天,但价格却是盒马门店的一半甚至更少。
盒马奥莱每天有什么、当日什么价、何时又降价,都通过社群告知周边消费者。
但晚上来的涌金君依然觉得“真香”:相比门店近50元的价格,上市两天后出现在奥莱的草莓、车厘子,只需花费29.95元。
尽管晚间并不是这家门店最忙碌的时刻,19点10分前后,门店还是迎来了一波人流,甚至一度出现了购物车被拿完的情况。
原来,每晚20点,系统会推出部分折上折产品,折扣力度可低至3折左右,但能买到什么,就全凭“摸奖”。
也因此,有很多看起来已经非常熟悉门店运营操作的老人,守着满当当的购物车坐在一角静候20点的来临。而下班后赶来的年轻人们,大多选择水果、半成品菜一类的商品。
19点后的盒马奥莱门店,老年人、年轻人都不少。
生鲜电商的“不凉”,还体现在“后来者”的持续布局中。创办于福建的朴朴电商主打30分钟即时配送,最近已在广州、深圳等地异军突起,成为当地仅次于美团买菜的最常用社区电商平台。
这家平台目前尚未布局浙江地区。和叮咚买菜类似,朴朴也采用了前置仓模式。有媒体报道称,朴朴会将前置仓设在小区附近,还会根据注册用户数来决定不同选址的开仓时间。
不过,朴朴的短时间内快速崛起,依旧打的是生鲜电商平台最常见的牌:大额优惠券、地推拉新。
前置仓模式的重投入,以及平台如何扩张业务版图,什么时点、什么数量是最合适的,对生鲜电商平台的存续提出的拷问并未结束。
02 减法&加法
对老百姓来说,生鲜是刚需中的刚需。
尤其是疫情冲击的这三年,线上供应充足、运力紧张的新闻,更能凸显生鲜电商平台的优势和作用。
今年以来,粮油、饮料等商品零售额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3%和4.1%,增速分别比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高8.3和4.1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旺盛,这个高频的消费领域注定不乏入局者。未来的生鲜电商,究竟该如何发展?
从盒马和叮咚买菜的现状来看,保守进攻,是大家的一致选择。除了提升供应链效率,两大平台都在发力下沉市场,“节衣缩食”。
叮咚买菜杭州中山花园店店长刘天兵就多出了一个“打卡”任务:拍下电表和水表这两项重要运营成本数据并上传。
除了水电,降低损耗率也是关键。刘天兵说,站点今天到多少菜,后台都有一套智能算法做支撑:叮咚买菜会根据每个前置仓当日的订单数量,预估需要预备的生鲜数量。
在此基础上,叮咚买菜今年9月起也推出了线上折扣模式,打折从18点开始,相关产品会标注“18点清仓热卖”,20点,折扣会达到当日最高峰。
在此模式下,中山花园店日均单量增长200-300单,损耗率进一步降低。门店悬挂的一本不合格商品销毁记录表上,单品损毁的最高数量是3。
比如,今天店里到了1000份(虚指,不清楚实际进货量)杭白菜,最多只有3份没卖出去。
新模式也为叮咚买菜拉到了不少新客户。财报中提到,该季度,单个新下单用户的获客成本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6%。
盒马奥莱的布设逻辑也在悄悄变化。涌金君发现,相比最初开设的门店,新开设的盒马奥莱店都离原先的盒马门店更近了。
比如桥市大厦店,距盒马运河上街店物理距离仅1.3公里,从节约供应链成本上来说可能会更“省”。
业内人士则透露,在选址上,盒马奥莱会选在老人、年轻人比例都相对较高的区域。
这其实也透露出生鲜电商的转变。曾有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生鲜电商消费者中,26-35岁年龄段占比达49.7%,36-45岁年龄段占比达32%。
但生鲜电商也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外卖、预制菜的盛行,背后一条根本动因在于,擅长使用电子设备的年轻人并没有那么爱做饭。
于是,降低损耗率的另一个关键,便在于要让每日活跃在各大菜市场的大爷大妈们成为自己的客群。
网络上盛传一个买菜段子,进了菜市场和超市不知道买什么,那就跟着大爷大妈们买,准不会错。
不得不服,大爷大妈们总能用一双火眼金睛,挑到价格低但又比较新鲜的菜品。
盒马奥莱模式正在做这样的试水。从今年2月杭州开出首家盒马奥莱至今,杭州已有4家门店。
这里不提供线上采购模式,店内采购者清一色的姿势便是“扫码”询价,而货品选购的差异化,也让周边的老年消费者“转战”,成为新业态的拥趸。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当盒马奥莱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价格偏高、强调新鲜度的盒马鲜生,还有多少生存空间?
一位在盒马奥莱盘算15颗草莓29.95元是否划算的宝妈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这里是没那么新鲜,看你觉得什么重要了。
赢得消费者青睐的方式有很多。生鲜电商依然在试错,错了没关系,但必须防控风险。——风雨来袭时,你还来不来得及作出及时的决策,眼下依旧是成败关键。
在广东廉江市的农田里,此时正值豇豆收成季,几十名来自周边村子的村民穿梭在一行行的豇豆架中采摘,极其热闹。这片200多亩的种植基地,以前曾是一片荒地,现在则成为生鲜电商“三优”豇豆的订单种植基地。近两个月,这种新鲜蔬菜在平台上,销量同比去年非
每日优鲜终究是错付了,卖身还债的期望破灭了。7月14日,每日优鲜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人民币的股权投资。7月18日,每日优鲜法定代表人由联合创始人曾斌变更为孙玉英,同时曾斌
1. 生鲜电商市场的发展在生鲜的消费端,首先把他切割成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生鲜电商,我自命名为“偶数加成的BUFF年。”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2014年这个关键节点入局的,行业著名的论断“生鲜是电商市场的最后一片蓝海”,成就了“4000
根据机哥的第八定律,帅哥的标准都是活好。除了那方面,作为六号线吴彦祖的我在料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今天,来一个最鲜活的评测,机哥也化身家庭煮夫,来一场生鲜大对决。这次我们找来 5 个 APP,分别是盒马、本来生活、易果生鲜、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
近期,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暑期,人们对于鲜果、蔬菜、海产等生鲜食品的需求趋于旺盛。据了解,作为零售业升级的最新业态,近年来以专门经营优质生鲜产品为主打特色的生鲜超市不断增多。然而,由于在定位、选址、货源、配送、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生鲜超市的
成立于2014年的上蔬永辉近日申请破产清算,获得法院受理。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上蔬永辉负债总计8.59亿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实际上,上蔬永辉已进行到C轮融资,并且从2018年开始对菜市场业态升级改造。本想在生鲜领域破局,最终却变成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锌刻度,作者 | 孟会缘,编辑 | 李觐麟从年初的社区生鲜团购大战,到年中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成功赴美上市,再到年尾的生鲜电商巨头纷纷进行多元化布局。2021这一年间,生鲜电商赛道的发展变化之快堪称魔幻。纵观生鲜电商
地点:世纪联华庆春店、联华鲸选前置仓、华润万家生鲜仓、永辉超市“我们已经启动了二次补货机制,响应大家对于生鲜、方便食品的需求,每天进行早晚各一次的物流到店补货,售后加货更是随时的,”世纪联华庆春店负责人透露,粮油、调味罐头、速食4月总体销售
配送中心的选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选址的好与坏,不仅对整个公司配送中心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对整体公司业绩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高效的配送中心可以有效提升业务,就如同一支作战部队,好的战场可以大大提升员工的士气和战斗力。那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