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54:48 | 浏览:984
生鲜电商送“救命菜”
“当初骂的买菜平台,现在成了香饽饽,关键时候还得是他们,而不是看小菜贩。”
“拎着两大袋美团买菜的东西走进小区,一路迎接晒太阳大爷大妈们的注目礼。 ”
“感谢美团买菜捡漏救了我。”
4月6号,#美团买菜#被上海居民顶上了热搜。热搜广场上有定闹钟早晨六点起来抢菜的,还有炫耀自己抢到两大袋菜的,甚至还出现了代抢菜业务。
最近,对上海的居民来说,在生鲜平台上抢菜成为了每日的“必修课”。
不止上海,之前深圳停工停产一周时,大部分居民也是靠叮咚、美团、朴朴等生鲜电商APP来保证日常的买菜需求。
的确,当疫情发生,线下店无法正常营业,线上的生鲜电商APP就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保障,甚至有时候会成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以说,在疫情的背景下,生鲜电商已经成为消费者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平台在疫情中经常是保持着平时两到三倍的库存量,然而还是每日爆仓,无法满足疫区居民的需求。
按照道理讲,这样的订单量和用户增长数量已经足够“美团买菜们”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从各大生鲜电商发布的财报来看,生鲜电商还是很难实现盈利。
叮咚买菜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10.96亿元;美团包含美团买菜在内的新业务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同比扩大至人民币102亿元;盒马鲜生进入2022年之后已经关闭5家线下店……
常常爆单的生鲜电商却一直陷入难盈利的泥潭中,甚至面临着倒闭的风险,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天方夜谭,却真实发生在“美团买菜们”的身上。
天天抢空,盈利仍是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生鲜电商在如此顺风顺水的客观背景下仍然存在盈利难的问题呢?
这个问题需要从生鲜电商的发展史中寻找答案。
生鲜电商的兴起比我们想象中要早得多。大概在2009年,生鲜电商就迎来了第一波发展浪潮。易果网的成立标志着生鲜电商起步。在这之后的08年,出现了一大批垂直生鲜电商,然而当时的供应链、冷链技术的限制导致大批生鲜电商企业倒闭。
2012年开始,B2C模式成为生鲜电商新的主要经营模式。
然而,生鲜电商的前期需要供应链、仓库、冷链技术的布局,可以说必须先烧钱才能实现盈利,一般的企业根本供养不起这样的业务。正因如此,2016年大批中小企业倒闭,资本向头部聚集,京东阿里等巨头开始入局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前十年的发展不算明朗, 2019年甚至遭遇发展“寒冬”,企业倒闭新闻频出。
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线上买菜的需求刺激了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用户数量增长迅猛,在疫情这个洪水猛兽面前,生鲜电商成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生鲜电商正处于发展黄金期。
买菜是人们日常的刚需,所以生鲜电商看起来是一门很挣钱的生意,但是从生鲜电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生鲜电商在挣钱盈利之前需要先进行大量的投资以进行布局。
供应链、冷链物流、仓库以及配送问题都需要解决,冷链物流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很多消费者不选择线上买菜就是害怕网上买的菜不新鲜,完善、快速的冷链物流可以说是生鲜电商的生命。
前期投入之后,后期的日常运营中还需要保证完善的冷链运输,维持这样的日常运营也需要不菲的财力。
再加上近年来生鲜电商平台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各大平台之间打起了价格战,几乎每个平台都会给用户送消费优惠券和新人福利,虽然这样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线上买菜,但是也导致生鲜电商平台的营收不高。
虽然《QuestMobile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显示,根据2021年1月至9月的数据,叮咚买菜App月活用户位居榜首,而盒马、多点排在第二和第三,但是APP月活也很难显示出各大平台的市场份额,毕竟京东到家、美团买菜等电商巨头延伸的电商平台都会内嵌在其电商平台中。
然而,生鲜电商的用户粘性却极低。即使消费者使用了一个生鲜平台,也不代表他会一直使用并且不使用其他的平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很聪明了,不会被套牢在同一个平台,而是哪个平台便宜就在哪个平台上购买,有的消费者手机上有五六个买菜APP。
并且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这样的竞争短时间内并不会停止。因为大多数买菜APP上架的产品、产品的价格以及配送时间都大同小异,没有一个平台能做到明显优于其他平台,也就自然难以拉开差距。
总之,生鲜电商的运营成本高但营收低,从而导致各大平台订单不少但却一直亏损的现状。
这样的状况其实已经有所好转,最近,有媒体发现各大平台的优惠力度在逐步减弱。
这是因为打价格战以吸引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生鲜电商的用户已经足够多,剩下的则是要将用户牢牢“锁”在自己的平台,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真正的战争才刚开始,谁能在这场战争中胜出,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增强服务,共渡疫情
难以形成特色,实现差异化运营也一直是各大电商平台的痛点。毕竟菜一直就是那些菜,而大家拿到的产品价格也都差异不大,产品和价格拉不开差距,剩下的就是服务。
生鲜电商说白了也是服务业,最重要的是让用户感到方便快捷,在使用时毫无压力,每次下单都是一种享受。尤其在疫情中,在线下买不到菜的时候,各大生鲜电商平台更应该稳住脚步,保证库存,未雨绸缪,在疫情中也要尽量保证有足够的骑手。
就像这次上海疫情中的美团买菜,很多消费者都在微博表达了对美团买菜的感激之情。
毕竟“患难见真情”,在疫情中保障消费者的“菜篮子”,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在疫情中能买到新鲜菜,是每个居民的期待。
作者:头条君
作为人们“宅家”生活的重要后盾,中国生鲜电商在防疫期间迅猛发展。订单激增的同时,网购生鲜“不新鲜”等差评也随之频现:“菜叶都蔫掉了,这还能吃吗?”“买的三条鱼到手,其中有一条竟然变质发臭了!”……但下单容易维权难,一些平台售后服务较差,客服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作者| 李觐麟 来源|锌刻度(ID:znkedu)被誉为“生鲜电商黑马平台”的呆萝卜,正在遭遇一场自创立以来所遇到的最大危机——11月22日开始,呆萝卜官方公号称“经营不善”,随即引发关店危机,以及加盟商撤资无门,消费者充值金额无法使用的一
从得志意满到幡然醒悟,需要多久时间?这位创业者用了整整5年的时光,才悟得一个道理:生鲜电商什么的,都是“坑”!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近日,一篇名为《花光400万 融资被骗 我在生鲜店“踩坑”的那五年》的文章,讲述了一名创业者的辛酸故事。这位
无论是每日流水两三万的中小企业还是每日流水二三十万的大企业,都面临着分拣效率低,损耗大,分拣仓库经常不够用的状况,想扩大规模更是有心无力。每个环节运行的好坏,都关系着配送效率、损耗和最终盈利多少,场地的管理也是如此。分拣场地和仓库混在一起,
康来福,14年专注食材供应,全品类食材一站式配送,点击关注账号,与你分享更多行业及饮食资讯。从曾经如火如荼到各家稳扎稳打,社区团购的局面改变前后总共经历不过2年的时间。自疫情过后,众多互联网巨头入局生鲜配送的热情高涨,从社区团购切入轰轰烈烈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生鲜配送行业订单激增,线下订单流程繁琐且易出错。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软件技术的发展,业内不少软件开发商已经开始搭建生鲜配送软件系统+智能分拣秤,助力生鲜配送商解决眼下繁琐的问题。生鲜配送软件系统+智能分拣秤是怎么使用的
作为一个喜欢买菜的友友,每天的兴趣就是去超市逛逛 ,看看今天有什么新鲜又便宜的食材。家附近有谊品生鲜折扣店,上班附近有盒马生鲜奥莱店。平时主要在这两家买菜,以消费者角度讲讲这两家店。谊品生鲜以加盟模式为主,店均100平方左右,定位社区店,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4日讯(记者万建辉)日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上海作家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日文版,由日本著名出版社早川书房分上下册出版。有趣的是,为了凸显这部小说的特色,译者浦元里花把书中的上海话翻译成了日本关西话。这样做会有
新华社上海9月30日电(记者程思琪 袁全 王妍芳)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近日在普陀区试点开通了手语视频服务赋能基层的业务,听障人士在社区办事再也不用边写字边比划了。在上海市宜川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随处可见“提供手语服务”的提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