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45:20 | 浏览:268
过度烧钱的战争里,从来都没有赢家。
共享单车,打车出行,教育培训……
不过,跟生鲜电商比起来,它们都是小儿科!
生鲜电商,一天烧掉3700万
电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恰恰相反!
电商领域,就没有好做的生意,生鲜电商尤为如此。
昨天(8月30日)晚间,即时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Q2净收入为46.5亿元,同比增长77.9%;经营亏损为19.376亿元,同比增长14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为人民币17.285亿元,同比增长142%。月均交易用户为840万,同比增长39.1%。
叮咚买菜的友商,也是主要竞争对手每日优鲜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财报显示,每日优鲜Q2净收入为18.945亿元,同比增长40.7%;净亏损14.332亿元,同比增长321.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的净亏损为8.889亿元,同比增长173%。
更致命的是,每日优鲜二季度毛利率仅为7.5%,较去年同期的21.3%大幅下降。
仅仅是第二季度,叮咚买菜亏了19.3亿,每日优鲜亏了14.3亿,也就是说仅仅这两家生鲜电商,一个季度就亏了33.6亿。
以二季度总共91天计算,也就是说,仅仅这两家生鲜电商,每天就要亏掉3700万。
烧钱程度,堪称恐怖。
资本市场上,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每日优鲜,上市即遭破发,离11美元的最高价已经完全腰斩。
叮咚买菜上市首日没有遭遇破发的窘境,可能与融资规模剧减有关。
在上市前夕,叮咚买菜临时决定大幅下调公开募资规模,将在美国上市的融资目标降至原先的四分之一左右,即至多融资9440万美元,比原计划融资的3.57亿美元下降了74%。
上市第一天,叮咚买菜给出了一组在资本市场罕见的数字组合:总股本2.36亿,流通股却只有370万,即流通数值只有8000多万美元,不到1.57%的流通股。
这样,即使破发,也很容易被资金轻易拉回。
生鲜电商大溃败为哪般?
生鲜电商诞生于十六年前。
2005年,易果网成立,这是标准意义上的第一家生鲜电商平台。
那时,类似的业务甚至都没有正式的名字,人们把它们叫做超市电商,有人称之为食品电商。
易果网虽然是生鲜电商的鼻祖,但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后来被阿里收购。
此后的几年期间,陆续有许多生鲜食品电商诞生,但这种模式并未获得市场的过分关注。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电商平台,服装,家电,电子产品才是主流,谁会去网上买菜?
2012年,联想进军农业板块,当时徐正,也就是每日优鲜的创始人还是联想的IT男,他放弃了IT工作,去农业事业中沉淀了三年。
徐正看到了农产品在流通中的痛点,同时也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生鲜市场线上的巨大潜力。
2014年,徐正创办了每日优鲜平台。
他六岁的儿子问他:“班上的小朋友都说你是农民,卖菜的”。
他一笑,“卖菜的怎么了,卖菜也能成为亿万富翁。”
2015年4月,以独创的社交拼团为核心模式,主打百亿补贴、农货上行、产地好货等的平台成立了。
没错,就是拼多多。
就是自营卖水果,那时还叫拼好货。
不过,拼多多后来转型做了电商综合平台。
活得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当属每日优鲜,后来叮咚买菜,朴朴买菜,还有社区团购的兴盛优选等平台相继诞生。
新入局的玩家越来越多,最终活下来的也只有几家,譬如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
现在来看,他们活下来了,但活的并不好。
要么被淘汰,要么每天巨亏。
同城生活已破产,食享会总部人去楼空, 十荟团也曝出裁员,被收购的流言。
生鲜电商的生意为何如此难做?
前置仓模式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生鲜电商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前置仓、店仓一体化和社区团购。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是前置仓模式,盒马鲜生是店仓一体化,兴盛优选是社区团购模式。
什么是前置仓模式?
简单来讲就是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仓储配送中心,总部中央大仓只需对在市区内铺设的门店进行供货,就能够达到覆盖最后一公里的目的。
和社区团购不同,消费者在下单后,商品将从附近零售门店里发货,而不是从远在郊区的某个仓库发货。
3公里内,30分钟送货上门就成为可能。
前置仓模式,虽然前期运营成本低,开店速度快,能很快形成规模效应,并且送货速度快,能满足城市用户高节奏的需求。
相对于优点,前置仓缺点会被无限放大。
流量费用高,履约成本也高,最关键的是,生鲜不同于一般商品,损耗费用更高。
生鲜是特殊商品,对时间有严格要求,前置仓可谓是一杯毒药,生鲜电商不得不喝。
这也导致生鲜电商长期处于烧钱的循环中,不可自拔。
其次,生鲜电商的毛利率低下,也让其盈利难上加难。
从2019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优鲜的毛利率分别为8.7%、19.4%、12.3%。
而今年每二季度每日优鲜的毛利率仅为7.5%,几乎创下历史最低值。
要知道,在A股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的毛利率超过90%,譬如白酒,医美类部分上市公司。
业内公认的生鲜电商的毛利率赢利点至少为30%。
不仅毛利率低,生鲜电商还要承担高昂的运营费用。
以叮咚买菜2021年第一季度为例,该季度叮咚买菜的GMV为43亿,订单总额为6970万,履约成本为14.8亿元,其中有8.9亿元将支付给外包费用。这就意味着每完成一笔订单,叮咚买菜需承担21.2元的履约成本,其中12.7元将给到外包费用。
据权威媒体报道,一个前置仓面积为300平米左右,每平方大致在辐射周边1-3公里区域,人员配比近25人,包括一位负责管理的站长、13名的配送骑手、3名分拣员、3名仓管,以及3人值夜班、3人负责水产方面。
毛利率低,成本高,运营费用高,获客成本高,生鲜电商沦为烧钱机器,就不难理解了。
生鲜电商玩家相继死去,靠烧钱活下来了几家。
一个季度亏掉十几亿,每天亏掉1千多万,关键是还远远看不到盈利的曙光。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生鲜电商烧钱烧不出未来。
作者 | 周松涛
在广东廉江市的农田里,此时正值豇豆收成季,几十名来自周边村子的村民穿梭在一行行的豇豆架中采摘,极其热闹。这片200多亩的种植基地,以前曾是一片荒地,现在则成为生鲜电商“三优”豇豆的订单种植基地。近两个月,这种新鲜蔬菜在平台上,销量同比去年非
每日优鲜终究是错付了,卖身还债的期望破灭了。7月14日,每日优鲜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人民币的股权投资。7月18日,每日优鲜法定代表人由联合创始人曾斌变更为孙玉英,同时曾斌
1. 生鲜电商市场的发展在生鲜的消费端,首先把他切割成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生鲜电商,我自命名为“偶数加成的BUFF年。”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2014年这个关键节点入局的,行业著名的论断“生鲜是电商市场的最后一片蓝海”,成就了“4000
根据机哥的第八定律,帅哥的标准都是活好。除了那方面,作为六号线吴彦祖的我在料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今天,来一个最鲜活的评测,机哥也化身家庭煮夫,来一场生鲜大对决。这次我们找来 5 个 APP,分别是盒马、本来生活、易果生鲜、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
近期,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暑期,人们对于鲜果、蔬菜、海产等生鲜食品的需求趋于旺盛。据了解,作为零售业升级的最新业态,近年来以专门经营优质生鲜产品为主打特色的生鲜超市不断增多。然而,由于在定位、选址、货源、配送、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生鲜超市的
成立于2014年的上蔬永辉近日申请破产清算,获得法院受理。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上蔬永辉负债总计8.59亿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实际上,上蔬永辉已进行到C轮融资,并且从2018年开始对菜市场业态升级改造。本想在生鲜领域破局,最终却变成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锌刻度,作者 | 孟会缘,编辑 | 李觐麟从年初的社区生鲜团购大战,到年中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成功赴美上市,再到年尾的生鲜电商巨头纷纷进行多元化布局。2021这一年间,生鲜电商赛道的发展变化之快堪称魔幻。纵观生鲜电商
中新网1月29日电 近日,市场调研机构云格数据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回顾报告》,从市值、用户、头部企业、独角兽及潜在上市企业等多角度,对2018年互联网市场进行深度剖析。值得注意的是,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在2018年已增至2000
地点:世纪联华庆春店、联华鲸选前置仓、华润万家生鲜仓、永辉超市“我们已经启动了二次补货机制,响应大家对于生鲜、方便食品的需求,每天进行早晚各一次的物流到店补货,售后加货更是随时的,”世纪联华庆春店负责人透露,粮油、调味罐头、速食4月总体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