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能在预制菜中找到盈利答案吗?

时间:2023-02-22 01:58:28 | 浏览:81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螳螂观察,作者丨叶小安2021年,生鲜电商的火似乎“熄灭”了。同程生活宣告破产,饿了么“有菜”停止运营,美菜网、叮咚买菜以及盒马等陷入“裁员”风波......其实曾经生鲜电商还被资本看好的,2018年全年行业融资规模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螳螂观察,作者丨叶小安

2021年,生鲜电商的火似乎“熄灭”了。

同程生活宣告破产,饿了么“有菜”停止运营,美菜网、叮咚买菜以及盒马等陷入“裁员”风波......其实曾经生鲜电商还被资本看好的,2018年全年行业融资规模曾高达51.1亿元,但流量费、履约成本高企,毛利率低下、亏损拉大等特点,让生鲜电商行业似乎一直处于烧钱“死循环”中,资本逐渐开始逃离、玩家宣告退场。

但如今生鲜电商行业的战火重燃,烧至预制菜行业内。

春节期间,叮咚买菜推出了“五湖四海年夜饭”等预制菜系列产品,盒马也推出了帝王蟹、东星斑等预制菜品。与此同时,两家生鲜电商平台预制菜销量在春节期间也迎来了大爆发。数据显示,叮咚买菜年夜饭预制菜销量增长超400%;盒马预制年菜销售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了345%。

近期,叮咚买菜还公布2021年Q4财报。本季度叮咚买菜亏损大幅度收窄,净亏损达到10.96亿元,较去年同期收窄了13.7%;毛利率为27.7%,相比上个季度环比提升9.5个百分点。而大增的预制菜订单量支撑起叮咚买菜第二增长曲线,截止到2021年6月,整个预制菜在叮咚买菜华东区域的订单渗透率就接近30%。

那么,预制菜真的能拯救生鲜电商行业?或“撬开”叮咚买菜盈利大门?

预制菜,是生鲜电商盈利突破口

预制菜,已经成为餐饮界又一新风口,也成为生鲜电商盈利突破口。

安信证券研报数据,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6000亿元。而山西证券则认为,2021年中国预制菜空间规模预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未来3~5年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万亿级的市场潜力,推动着资本与生鲜电商业的巨头快速跑步入场。据36氪和天眼查数据,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但从融资时间来看,2015年和2016年出现融资高峰,分别有14起和17起。同样也是在2016年,盒马进入了预制菜业,次年推出了小龙虾这类预制菜爆品。

实际上,预制菜行业真正火热在疫情期间。36氪和天眼查数据,2020年预制菜赛道热度再起,2020年和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23起融资。受就地过年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用餐方式正发生着转变,更多人愿意选择在家吃饭,满足更加方便、健康的心理诉求。也正是基于此,2020年后,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也相继推出了预制菜业务部门。

可见的是,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生鲜电商竞相涌入,但预制菜高利润空间才是大家更为看中的。

叮咚买菜方面透露,“以预制菜‘拳击虾’为例,去年上线2个多月就实现了8000多万的GMV;而预制菜自有品牌商品提高用户粘性,同时也提升了毛利率和客单价。拳击虾券前毛利率为33.8%,高于整体券前毛利率,包含拳击虾订单的客单价比平均订单高73.9%,达98.9元。”预制菜也是叮咚买菜近期毛利表现最好的部门。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预制菜GMV达9亿多元。”

众所周知,生鲜电商生意难做,行业早就涌现倒闭潮。据网经社数据,2018年—2019年,生鲜电商品牌关闭的企业就超过了36家;如今美菜网、盒马都陷入了裁员或关店的风波中。这背后原因无一不与生鲜电商业重资产模式相关,目前叮咚买菜、盒马等业内巨头都未实现盈利。

预制菜高利润空间及市场潜力的特点,解决正是大家“烧钱、不盈利”的问题。然而,这能帮助生鲜电商玩家走出困境吗?

但不是万能解药

首先毋庸置疑,预制菜与生鲜电商行业其实是互相成就的。

比起外卖或者短视频玩家等缺乏供应链体系的场景,生鲜电商本就是线上生鲜售卖,对供应链、物流和冷链技术都有严格的要求;而预制菜对食材质量的要求,就需要考虑到运输和储存,这与生鲜电商要求运输、冷链技术等不谋而合。

这也就意味着,生鲜电商企业在加深物流、仓储及工厂建设的同时,能筑高自身预制菜业务的护城河,同时也利于整个预制菜行业走向更广的C端市场。

毕竟传统餐饮品牌做预制菜侧重的是B端商户,这也致使行业普及率并不高。“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早期就是以经销为主,后来着重打造加盟店体系,面向的都是B端市场。

另据《我国预制菜肴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显示,美国日本预制菜市场的渗透率均在60%以上;但在国内,预制菜领域的缺口非常大,如今我国预制菜在家庭端渗透仅为0.19%,日本为3.69%,这意味着国内还有20倍以上待发掘的预制菜市场空间。

现今生鲜电商入局预制菜行业,主攻的是C端市场,这或能带动着行业加速普及市场进而提升行业整体渗透率。

但就算种种利好之外,预制菜仍有难题待解。

一方面是,预制菜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普及率偏低,而玩家面临的竞争压力却不断加大。对比与欧美国家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预制菜行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出的是标准化程度不够、参与者众多但集中度较低的特征。

行业市场规模扩大,又吸引众多玩家的入场。天眼查数据,目前我国有超6.8万家状态为存续、在业、迁入、迁出的预制菜相关企业;从注册量来看,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正逐年增长,其中2018年首次超过1万家,2019、2020注册量均超过1.2万家。

不止是生鲜电商瞄准了这个赛道,还有超市、社区团购等行业巨头。2021年年末,社区生鲜超市钱大妈启动了名为“钱大妈大厨菜”预制菜的项目;2022年2月,快手关联公司申请注册“快手菜”商标,参与半成品预制菜赛道。

而餐饮业本就众口难调,日益激烈的竞争下又导致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中小企业玩家要想突围比较困难。以“梅菜扣肉”为例,在天猫平台上输入这个预制菜关键词搜索,就有超过100个不同店铺产品。

另一方面,行业供应链冗长,要实现利润增长也困难重重。预制菜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供应链链条冗长。而受限于冷冻保存技术的影响,生鲜这类食材在长时间运输、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质、腐败等问题,导致行业其实也倾向于重资产的模式。

目前行业玩家虽不断增多,但食品安全仍存隐患。安信证券数据显示,目前超70%预制菜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其中不乏个体工商户以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行业难以达到规范化生产要求,产品质控存在问题。

这意味着,玩家除开面临冗长供应链带来的成本压力外,还得同时兼顾食品安全的舆论压力;而生鲜电商玩家若寄盈利希望于预制菜行业,率先要解决的就是菜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其次是解决市场渗透率或自身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问题。

谁能从中脱颖而出?

目前叮咚买菜、盒马以及每日优鲜都推出了上百、甚至上千预制菜SKU,来加大对该行业的入局力度,但谁能从中脱颖而出呢?

首先,生鲜电商玩家的模式,是竞争的关键点。

以往生鲜电商企业主要采用前置仓、店仓一体化和社区团购这三种商业模式。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是前置仓模式,盒马鲜生则是店仓一体化。然而常年来行业处于烧钱亏损的状态中,则透露出大家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

好比前置仓这类重资产模式,优势在于前期运营成本低,开店速度快,能很快形成规模效应,并且送货速度快,能满足城市用户高节奏的需求;但缺点是后续成本投入高昂,以及回报周期较长,致使采用该模式的玩家都难盈利。

财报显示,目前叮咚买菜、每日优鲜都处于亏损状态,但幅度正在降低。2021年Q4,叮咚买菜净亏损达到10.96亿元,同比下降近12%,环比下降约45%;值得一提的是,叮咚买菜2021年12月亏损率已经低于13%。而在2021年Q3,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则达到9.737亿。

如今叮咚买菜、每日优鲜都推出预制菜这类高利润的半成品业务,也利于整体利润的提升。

毕竟对比于花费重资投入到生鲜外全新业务上,预制菜本身与生鲜电商的“生鲜”基因高度契合,这可省去大批进入新业务的成本压力。

此外,预制菜也成生鲜电商企业业务销量增长的主角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每日优鲜预计高端预制菜在春节期间实现2倍以上增长,叮咚买菜的高端预制菜销量则同比增长超过3倍,盒马预制年菜销量也同比增长了345%。

其次,预制菜SKU的种类与供应链仓储的积累,则是玩家取胜的关键。

据了解,叮咚买菜预制菜系列目前共有超1000个SKU,品类上既包括切洗好的拆封即下锅的净菜,也包括自研的,拆包复热就能上桌的丰盛“硬菜”等;去年全年,叮咚买菜的预制菜系列全国区域销量超1亿份。

每日优鲜方面,2021年预制菜SKU就超过了800个,其中精品预制菜SKU超100个,整体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盒马方面,预制菜的主要的销售渠道覆盖盒马鲜生会员店、盒马MAX和盒马NB这3个主力业态,而公司冷冻预制菜SKU有200个左右,应季售卖的约为100个左右,冷藏预制菜货柜保持在150个SKU。

按SKU规模来看,叮咚买菜以数量优势领先于每日优鲜及盒马。但从入局时间来看,盒马在2016年就已进入预制菜行业,更具先发优势。但众口难调,预制菜又是以年轻人消费为主,加快新品研发、丰富SKU种类,在产品形态多样性上下功夫,可能才是抓住消费群体的主要因素。

总的看来,生鲜电商硝烟又起,玩家们在预制菜行业内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但谁能握住这张“盈利王牌”,关键还得看SKU种类、供应链技术与仓储等方面的优势。叮咚买菜凭借其丰富SKU与前置仓模式优势,或能领先于“旁人”一步。

参考资料:

《爆发的预制菜,拯救生鲜电商》——电商报

《生鲜电商率先押注预制菜,混战之下如何致胜?》——蓝鲸财经

《生鲜电商“闯关”预制菜:不仅卖菜还要掌控产业链》——界面新闻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36氪研究院

相关资讯

生鲜5大品类经营方法

导语生鲜经营由初级的营运、采购二个大组,现在发展到营、采、配三个大组,其核心都是围绕一个类别架构进行运作:蔬果组——含蔬菜、水果、散装南北干货、干果、蜜饯、五谷杂粮;肉品组——鲜猪肉、鲜牛肉、鲜羊肉、鲜禽类、冷冻分割禽类、腌腊制品;水产组—

想做生鲜,这3点必须搞清楚,否则倒闭离你不远了

据相关数据显示,生鲜电商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商品的主要渠道,市场用户规模正稳步增长,年度增幅约为170%。如此看来,生鲜电商的未来大有可为。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农业创业者和资本都不会错过。但是生鲜电商这个领域,和其他领域不同,虽前景好,但

生鲜,拼的是新鲜不是光线

据《北京晚报》报道,一些市民经常发现自己买回来的肉不如在超市看着新鲜,原来此事跟生鲜柜台的打光关系很大。据记者走访,无论是大型连锁超市,还是小熟食摊位,给肉类配上“美颜灯”几乎成了标配。业内人士介绍,这一做法差不多是业内行规:红色光会让生肉

从业者自述:生鲜电商的九大逻辑,每个都决定“生死”

开篇之际,先确定下本文所探讨的核心:生鲜电商。读者不能拿本文所讲的逻辑去套线下生鲜实体零售店,或者线下的经销商,也不要去套以生产为主的产地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表面没啥,但是其背后却是由一道一道的逻辑框定,每一道逻辑都有可能决定项目生死,所

聊聊生鲜电商产品损耗,这3点你要知道

01 生鲜电商生鲜产品损耗的来源生鲜电商平台,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生鲜产品损耗。生鲜产品损耗从哪里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损耗分拣损耗配送损耗客服损耗1. 自然损耗是生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比如牛肉,晚上从供应商那儿拿

巨头集结上海,生鲜电商大战再起

生鲜电商送“救命菜”“当初骂的买菜平台,现在成了香饽饽,关键时候还得是他们,而不是看小菜贩。”“拎着两大袋美团买菜的东西走进小区,一路迎接晒太阳大爷大妈们的注目礼。 ”“感谢美团买菜捡漏救了我。”4月6号,#美团买菜#被上海居民顶上了热搜。

盘点前置仓生鲜电商,谁是最优解?

超市快送前置仓玩家有叮咚买菜、朴朴超市、U掌柜、美团买菜、小区快点,每日优鲜等,它们主营生鲜超市商品,商品备货在社区仓库,每个仓库服务附近1-3公里范围,消费者下单后快速送达。今日资本徐新说前置仓为特点的生鲜到家电商春天已经来临,叮咚买菜宣

生鲜配送管理混乱,企业如何精细化管理?

现在有很多生鲜配送企业的管理是非常混乱的,有时候客户下了订单,接单员听错或者记错了,配送给客户的生鲜出现错单漏单或者斤两不符,也有时候订单量大,公司员工一整天连轴转,结果还是错漏百出,损耗巨大。生鲜配送管理要怎么做,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管理

如何做好社区生鲜超市

我觉得社区店要实现盈利,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路,而生鲜粮油米面、零食酒类加强型社区店就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在保留大店某些做法的同时,通过打造生鲜加强型社区店,在品类管理、价格设定、人员配置、质量标准上全面提质升级。考量社区内年轻人群和中年人群

广西驾校利用“价格战”,一年盈利400万,这套路值得学习

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案例是:广西有这么一家驾校,老板利用“价格战”,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疯狂盈利400万。【1】案例背景这家驾校的老板呢,是个姓王的老哥。说起老王这个人啊,他也差不多55岁的年纪,想当初,老王还是个正儿八经的公务员,端的是铁饭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电烤箱品牌网元宇宙资讯网益生菌酸奶网UFO飞碟探索网泸州新闻头条网土耳其旅游网容声冰箱评测网生日礼物网巴中今日新闻网今日齐齐哈尔主播培训网飞科剃须刀评测网里奥·梅西球迷网咸宁新闻爆料网上海新闻资讯网
亚马逊跨境电商-抖音电商罗盘入口、抖音电商罗盘官网、拼多多下载安装免费、京东商城网官网、亚马逊跨境电商、1688一件代发批发网、亚马逊海外购app、淘宝电商无货源模式、网店无货源模式、一件代发货源开网店货源、网上进货批发网、拼多多一键铺货软件、天猫官方旗舰店、亚马逊美国官网。
亚马逊跨境电商 ppxn.cn©2022-2028版权所有